"
想做贷款生意,首先得有人来,对吧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但在实际操作中,好多公司,尤其是新进来的,真是头疼。我见过太多,一开始就想着砸钱打广告,电视、网络,哪儿能投哪儿投,结果钱是出去了,但客户转化率低得可怜,甚至有时候根本不知道钱花在哪儿了。这会儿咱们就来掰扯掰扯,到底怎么才能更有效率地找到真正需要贷款的客户。
说实话,我刚入行那会儿,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业务员,背着资料袋,挨家挨户敲门。小商铺、小工厂,但凡觉得可能有资金需求的,都得去拜访一下。那时候信息渠道没现在这么发达,面对面的交流,建立信任,确实是挺重要的一环。而且,这种方式能直接了解到客户的真实经营状况,比网上那些信息要靠谱得多。
不过,这路子也有它的局限性。首先,人力成本太高了,一个人一天能扫多少地方?效率太低。其次,很多客户并不希望被打扰,或者你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对,反而可能引起反感。再说了,现在大家习惯了线上获取信息,传统的“扫街”模式,对于大部分年轻客户群体来说,几乎是无效的。
当然,对于一些特定的细分市场,比如一些传统行业、乡镇企业,可能这种方式还能起到一些补充作用。但如果想大规模、快速地拓展客户,单纯依靠“扫街”,那肯定是跟不上趟的。我倒是觉得,与其盲目扫街,不如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那些更有可能产生转化的潜在客户身上。
现在谁还不知道线上渠道的重要性?搜索引擎、社交媒体,好像把钱往这儿一扔,客户就能像潮水一样涌来。我承认,做得好的公司,确实能从线上拿到不少优质客户。比如,通过SEO优化,让用户在搜索“短期周转贷款”、“小微企业贷款”这些关键词时,能第一时间看到你;或者是在一些财经类、创业类论坛、社群里,提供有价值的建议,顺便引导一下。
但问题在于,这个“做得好”可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。很多时候,你的广告费可能都进了平台的腰包,而真正能转化为咨询、再到放款的客户,却寥寥无几。特别是那些“竞价排名”之类的,价格越来越高,竞争越来越激烈,如果你的产品、风控、服务没有亮点,那真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
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误区是,以为只要在所有平台都铺开广告就行了。我见过一些公司,不管什么平台,一股脑地投广告,结果发现,投在抖音上的广告和投在知乎上的广告,目标人群就不一样,传播方式也应该不一样。结果就是,钱花了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所以,我觉得关键在于精准定位,了解你的目标客户在哪儿,他们喜欢在哪儿获取信息,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做。
我一直觉得,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。尤其是在贷款这个领域,很多时候,我们并不直接面对终端客户,而是通过一些中间环节。比如,和一些行业协会、商会合作,他们内部有大量的企业会员,这些会员往往有资金需求。又或者,和一些专业的财务咨询公司、律师事务所合作,他们接触到的客户,很多时候也是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主。
我还记得之前有个案例,我们跟一家区域性的行业协会搭上了线。这个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一些行业交流活动,我们争取到了一个赞助机会,并且在活动中设立了一个咨询台。结果效果出乎意料的好,很多会员企业都主动过来了解我们的服务。因为有了协会的背书,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一下子就高了很多。
当然,找合作伙伴也不是随便找的。你要看对方的客户群体是否和你的目标客户匹配,对方的信誉度怎么样,以及合作模式是否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。如果找错了合作伙伴,可能不仅得不到客户,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品牌形象。我更倾向于那种长期、稳定的合作关系,而不是一次性的“撮合”。
别小看口碑的力量。尤其是我们这种金融服务行业,客户最看重的是什么?安全、可靠、服务好。一旦你有一个满意的客户,他可能会介绍他的朋友、同行来找你。这种“老客户介绍新客户”的模式,转化率通常是最高的,而且成本也最低。
怎么才能做好口碑呢?说到底,还是要把产品做好,服务做到位。一个客户,从咨询、申请、审批、放款,到后期的还款,整个过程都要顺畅、透明,并且能感受到你的专业和用心。即使出了问题,也要及时、有效地解决。很多时候,客户记住的不是你第一次给他的优惠,而是你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能力。
我们公司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就是对于每一个已经放款的客户,都会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回访,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,询问是否还有其他需求,或者在还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。这种看似“多此一举”的动作,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。很多客户会因为这种持续的关注,而对我们产生更深的信任,也愿意主动推荐新的客户给我们。
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,我越来越感觉到,传统的“大海捞针”式的获客方式,正在被越来越精准的营销所取代。利用客户行为数据,分析他们的潜在需求,然后推送最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,这才是未来。比如,通过分析用户在网上浏览金融信息、搜索贷款相关词条的习惯,就能大概判断出谁有比较迫切的资金需求。
我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发展,也尝试过一些工具。比如,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,可以获取到一些企业的经营数据、财务数据,甚至是一些公开的舆情信息。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地发现潜在的优质客户,以及规避一些风险。当然,这方面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,而且数据的获取和使用,也需要非常谨慎,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。
总的来说,贷款公司如何找客户,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,也从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。我们需要不断尝试、总结经验,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市场变化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那就是只有真正为客户解决问题,提供有价值的服务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