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豆在七月份是生长的关键时期,需要进行适当的病虫害防治,以确保高产丰收。将介绍七月份大豆常见的病虫害,以及相应的用药建议。
一、叶斑病
症状:
-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,初为淡绿色,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色。
- 病斑逐渐扩大,叶片变黄枯萎,影响光合作用。
防治方法:
- 药剂防治:喷洒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-12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。
- 管理措施:及时清除病残体,保持田间通风透光,轮作倒茬。
二、根腐病
症状:
- 根系变黑腐烂,植株生长缓慢,叶子变黄萎蔫。
- 病害严重时,植株枯死,造成减产。
防治方法:
- 药剂防治:撒施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液。
- 管理措施:深耕整地,改善土壤通透性;加强排水,预防积水;轮作倒茬,避免连作。
三、蚜虫
症状:
- 蚜虫聚集在叶片、嫩梢和花蕾上,刺吸汁液。
- 植株受损后,叶片卷曲变形,生长受阻。
防治方法:
- 药剂防治:喷洒40%乐果乳油1000-1500倍液,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液。
- 管理措施:及时清理杂草,清除蚜虫寄主植物;释放瓢虫、草蛉等天敌。
四、白粉虱
症状:
- 白粉虱附着在叶片背面,刺吸汁液,分泌蜜露。
- 蜜露上滋生煤污病,影响叶片光合作用。
防治方法:
- 药剂防治:喷洒40%氟硅唑乳油1000-1500倍液,或25%噻虫嗪悬浮剂1000-1500倍液。
- 管理措施:适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;加强通风透光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
五、大豆象
症状:
- 成虫蛀食大豆叶片和荚果,幼虫在荚内取食大豆种子。
- 叶片出现食孔,荚果畸形,种子发霉变质。
防治方法:
- 药剂防治:喷洒20%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-2000倍液,或10%阿维菌素悬浮剂1000-1500倍液。
- 管理措施:及时收获,减少虫源;清理残茬,消灭越冬害虫;种植抗虫品种。
注意事项
- 用药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,严格按照剂量和方法使用。
- 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,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。
- 注重田间管理,增强大豆抵抗力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
- 用药时注意安全,穿戴好防护用具,避免接触农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