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
万达为何要“走出去”:全球化战略下的深层考量

德指行情直播 (4) 2025-07-26 02:36:06

万达为何要“走出去”:全球化战略下的深层考量_https://www.lcjysmgs.com_德指行情直播_第1张

很多人一提到万达的海外投资,脑子里可能就蹦出“圈地”、“炫富”之类的印象。其实,这事儿没那么简单,背后逻辑复杂着呢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,万达,或者说万达这类中国大型企业,为什么要冒着风险,花大力气去投资海外。

一、国内市场的天花板与多元化需求

首先,得承认,国内市场确实很大,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一些传统领域,特别是商业地产,增长速度明显放缓。你想啊,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,地都批不下来多少了,还能盖多少购物中心?即便在二三线城市,同质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万达作为一家已经做到行业顶尖的企业,总得给自己找新的增长点,不能老在一个锅里舀水。

你看,早些年万达就发现了这个问题。单纯依靠国内的物业出租、销售,或者电影院线的增长,都有各自的“天花板”。要想保持高速增长,就得“走出去”,寻找那些国内暂时饱和,但全球范围内还有巨大潜力的市场。这不仅仅是为了“多挣钱”,更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就像一个企业长到一定规模,就得考虑全球化布局,分散风险,分散收入来源。

而且,这种“走出去”也不仅仅是去卖东西、盖楼。很多时候,是为了获取更先进的技术、管理经验,甚至是品牌认知度。比如,万达在海外收购一些知名的院线、体育IP,这些东西在国内是很稀缺的,通过收购,可以迅速学习和引进,再反哺国内业务。

二、全球化视角下的资产配置与风险分散

再聊聊资产配置。国内经济周期、政策变化,都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。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风险太高了。万达选择在不同国家、不同区域进行投资,实际上是一种全球化的资产配置。通过分散投资,可以有效对冲单一市场的风险。

举个例子,如果国内某个时期房地产市场遇冷,或者消费政策有变动,海外的业务或许还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。反过来也一样,某个海外市场出现政治动荡或者经济危机,国内的业务也能起到“压舱石”的作用。这种“东边不亮西边亮”的局面,对于一个体量庞大的企业来说,是至关重要的。

而且,不少发达国家市场的商业环境、法律体系、金融工具都更为成熟。在这些市场进行投资,能够学习到很多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和金融运作方式。这对于提升万达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,是很有帮助的。别小看这个过程,这关系到企业能否真正从“中国制造”升级到“中国创造”和“中国品牌”的国际化。

三、国际化品牌塑造与市场拓展

当然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品牌。万达不想只做一个“中国品牌”,它想成为一个“世界品牌”。在海外投资,特别是在一些标志性的项目上,比如在伦敦、芝加哥、悉尼等地的地标性建筑,就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品牌宣传。

你想啊,当你在伦敦看到一座写着“万达”名字的摩天大楼,或者在澳大利亚的海边度假村看到万达的标志,这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。它传递的是一种实力、一种国际化的视野。这种品牌形象的建立,对于吸引全球的客户、合作伙伴,甚至是高端人才,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。

这种品牌影响力,也能为后续在当地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打下基础。当消费者对你的品牌产生信任和好感,无论是开新店、卖产品,还是提供服务,都会更容易。这就像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,看到熟悉的品牌,自然会觉得亲切和可靠。

四、案例分析:从“买买买”到“落地生根”

早期,万达在海外投资,确实有过一段“买买买”的时期,比如收购AMC影院、霍巴特海港等。这些收购,一方面是为了快速进入新市场,获取成熟的业务和品牌;另一方面,也是为了学习国外的管理和运营经验。

比如,收购AMC,不仅仅是买了一个电影院线公司,更是买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电影发行、营销、影院运营体系。万达后来在国内的院线管理上,很多地方都借鉴了AMC的模式。这才是“走出去”的真正价值所在,不是简单的资产转移,而是知识和经验的获取。

当然,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。早期也遇到过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,比如文化差异、法律法规不熟悉、当地人的接受度等等。有些项目,比如万达在欧洲的一些房地产项目,后来也传出过调整或出售的消息。这些都是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困难。

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尝试和反思,万达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更适合自己的“走出去”模式。从单纯的“买买买”,到更注重项目的落地、运营和本地化。比如,在一些项目的开发过程中,会更多地考虑当地的建筑风格、居民需求,甚至会与当地的合作伙伴进行更深度的合作。

五、审慎调整与长期主义

这两年,大家也能感受到,万达在海外投资方面,似乎比前几年要“低调”不少。这并非是放弃了国际化,而是战略上的审慎调整。全球经济形势、地缘政治风险都在变化,企业自然要跟着调整步伐。

现在的重点,可能更多地放在那些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流、并且与现有业务有协同效应的项目上。比如,继续巩固在娱乐、体育等领域的布局,或者在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进行试探性投资。

而且,对于大型企业来说,真正的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的主义。短期内可能为了快速扩张而承担一些风险,但长期来看,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根基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。

所以,下次再听到“万达为什么要投资海外”,不妨想想,这背后有多少是为了生存,有多少是为了发展,有多少是为了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。这背后,是企业战略家们在复杂环境下的理性选择和艰难探索。
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