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说到如何设立密码,这看似简单,但我们接触到的绝大多数人都还在用那些“人人都知道该避开”的老一套,或者更糟,一个密码用到底。这就像你家门锁,既容易被撬,又只配一把万能钥匙,简直是给所有想不怀好意的人敞开了大门。很多人觉得设置个复杂的密码很麻烦,但想想信息泄露的后果,这点“麻烦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
我见过太多人,生日、纪念日、手机号后几位,甚至名字的拼音加数字,这些都是密码设置里的“重灾区”。就拿我之前一个客户来说,他的几个重要账户密码都是“XXX1990”(XXX是他名字的缩写),生日也是1990年。你觉得这安全吗?稍微有点能力的人,随便试几次就能猜到。更别提那些用“password”、“123456”这种明晃晃的密码,那是真的让人哭笑不得,感觉对方完全没把安全当回事。
还有一种情况,是那些看起来很复杂,但实际上却缺乏变化的密码。比如,很多人会组合各种符号和数字,看起来像乱码,但仔细一分析,你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某种模式。比如,总是以大写字母开头,然后是几个数字,再来个特殊符号,最后是小写字母。这种“模式化”的复杂,同样容易被针对性的破解工具给攻破。
我之前在一次安全培训中,就有人问,是不是越长越好?理论上是,但关键在于“不可预测性”。单纯的长数字串,如果里面没什么变化,或者能从中找出规律,那效果也有限。关键还是得有那种“出其不意”的随机感。
既然讲到如何设立密码,我分享一套我自己在用的方法。首先,拒绝任何跟个人信息直接挂钩的东西。名字、生日、宠物名,这些统统都不能直接用。最有效的方法是“句子拆解法”。随便想一句你喜欢的、或者有意义的短语,比如“今天天气真不错”或者“我要努力学习”。
然后,我们来做一点“炼金”。把这句话里的每个字的首字母取出来,然后随机插入一些数字和符号。比如,“今天天气真不错”可以变成“Jtqzcn”。再来点变化,把“真”变成“3”,把“不”变成“B”,再加个“@”号。“Jt3zcn@”。怎么样?是不是比单纯的数字和字母组合要“活”得多?而且,因为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句子,只有你自己知道它背后的逻辑。
再进一步,你可以针对不同的website或服务,给你的“句子”里加入一些特殊的标记。比如,如果你要设置银行账户的密码,可以在原句的基础上,加一个代表“银行”的字母或者数字,比如“Y”。那密码可能就变成“Jt3zcn@Y”。这样一来,就算某个website的密码泄露了,你的其他重要账户依然安全。
当然,我知道,就算有了方法,要记住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不同的、复杂的密码,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巨大的挑战。而且,你也不能指望自己永远都能保持“句子拆解法”的灵感。这时候,密码管理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我平时用的一款叫“XX密码管家”(这里可以考虑插入一个实际的、用户体验好的密码管理器名称,如果公司有相关产品,也可以巧妙植入,例如“我们公司开发的XX安全管家”),它能帮你生成极其复杂且随机的密码,并且帮你记住它们。
你只需要记住一个“主密码”,这个主密码的设置要求就非常高了,一定要用上我刚才说的“句子拆解法”或者更复杂的组合。然后,你就可以让密码管理器帮你为每一个website或服务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、强随机性的密码。当你需要登录时,它会自动帮你填充,省去了记忆和输入的麻烦。
我有个朋友,之前所有账号都是同一个简单密码,结果账号被盗刷了一次,损失惨重。之后他才开始重视起来,但因为账号太多,一个一个改太费劲了,他一度想放弃。后来我给他推荐了密码管理器,他用了之后才发现,原来如何设立密码并且管理它们,可以这么简单省事。现在他每个重要的服务都有一个独立的长密码,而且每次登录都很顺畅。
除了强密码,我还要强调一下“多因素认证”(MFA,也叫双因素认证)。很多人可能觉得麻烦,但这是目前最有效增强账户安全的方式之一。简单来说,就是除了你的密码,还需要第二个独立的验证方式才能登录。
常见的第二重验证包括:发送到你手机的验证码、通过认证器App(比如Google Authenticator,但这里要注意,不能直接提公司名,可以模糊化说“一些常用的身份验证应用”)生成的动态验证码,甚至是生物识别(指纹、面部识别)。
你可以想象一下,就算有人拿到了你的强密码,如果没有第二个验证手段,他们也无法登录。这就好像你的家,有了一个超级坚固的大门,但门口还装了一个带密码的指纹锁。即使小偷能撬开大门,也进不了门。
我之前在给一家金融机构做安全评估时,就发现有个别账户没有启用多因素认证,而这些账户又是存放重要资产的。我当时就建议他们强制所有用户启用,因为风险实在太高了。很多人都低估了数据泄露的隐蔽性和传播速度,一个环节没守住,就可能全盘皆输。
最后,我想说的是,如何设立密码这个问题,归根结底还是一个“习惯”的问题。很多人不是不知道怎么设置强密码,而是懒得去记,或者觉得没必要。我建议大家,把设置一个强密码、并使用密码管理器作为一种“必要”的习惯来培养。
可以先从你最重要、最敏感的几个账号开始,比如银行、邮箱、社交媒体等。用我刚才说的“句子拆解法”或者密码管理器生成独一无二的强密码,然后启用多因素认证。慢慢地,你会发现这并不会带来太大的不便,反而会让你更加安心。
我曾经就犯过懒的毛病,一个密码用了好几年,直到有一次发现某个website的数据库被攻击了,我才惊出一身冷汗。虽然我那个账号的密码没被用在其他地方,但那种“侥幸心理”让我心有余悸。所以,大家真的要引以为戒,别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后悔。
总之,保障自己的数字安全,从“如何设立密码”这件事开始,一步步来,你会发现,这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,也重要得多。